京山县屈家岭村

项目背景:
       1954年,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湖北省京山县发掘了屈家岭遗址,发现该遗址是一处以黑陶为主的文化遗存,文化面貌不同于仰韶文化,也与洞庭湖以南的几何印纹陶差别较大,所以将其单独命名为屈家岭文化。
       屈家岭遗址是指青木垱河西岸屈家岭上的屈家岭遗址,以屈家岭遗址点为中心,包括殷家岭、钟家岭、冢子坝、九亩堰、大禾场、土地山、杨湾、小毛岭、毛岭、东湾、潭湾等遗址称 “屈家岭遗址”群。屈家岭遗址是“屈家岭文化”的命名遗址,也是研究屈家岭文化形成、发展的代表性大遗址,面积约284.27。
       屈家岭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是屈家岭文化。
       2005年底,国家文物局将该遗址列入首批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。
       屈家岭遗址属于长江流域文明起源、发展的标志性地区之一,它所拥有的文化遗产价值具有突出的教育意义,足以充分发挥文物见证历史、弘扬传统的独特功能,是我国社会发展领域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       规划原则 :
       保护遗产及相关历史环境的完整性;
       保护遗产及其环境的真实性和延续性;
       重点保护遗产的安全,在保护的基础上,选择重点进行展示。
       规划目标:
       科学界定保护规划范围,合理制定整治和保护对策;
       真实、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屈家岭遗址的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,实现屈家岭遗址的完整保护,提高其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,带动地区经济发展;
       有选择的重点展示,发挥其特有的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社会价值;
       以多学科研究为基点,以保护文物和普及教育为宗旨,将屈家岭遗址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遗址博物馆、遗址研究和资料信息点,使其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推进人类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,发挥应有的作用;
       实现有序、科学、高效的管理目标,保证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。